- 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版面费[06/01]
- · 《城市轨道交通研究》投[06/01]
- · 《城市轨道交通研究》期[06/01]
到2025年,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力争达到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3月3日,在《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》新闻发布会上,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来现余介绍,到2025年,北京将初步构建京津冀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区1小时通
3月3日,在《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》新闻发布会上,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来现余介绍,到2025年,北京将初步构建京津冀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,中心城区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达到60%,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%。
近日,北京市政府印发《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》。《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北京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更加完善,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;全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力争达到1000公里,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00公里,供水能力达到1000万立方米/日。
据悉,《规划》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联合北京市水务局、北京市园林绿化局、市交通委等部门共同编制,明确了“十四五”时期北京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思路、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。在落实新版城市总规和“十四五”规划《纲要》的19个指标基础上,《规划》增加了中心城区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等6项可监测、可感知的指标,共提出25项指标。
■交通
推进京津冀交通互联互通
《规划》提出,推动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现代化都市圈。北京重点安排了交通互联互通、生态协同治理和能源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任务。
比如,交通体系中的交通通道与换乘枢纽一体化推进,通过安排轨道交通等快速公共交通方式,加强京津冀区域、中心城与平原新城等区域的快速联系。同时,实施京港台高铁(丰雄商段)工程、加快京唐城际等区域城际铁路建设,逐步推动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等向环京地区延伸服务,建成城市副中心站、北京丰台站等综合交通枢纽。
大兴机场与中心城区1小时通达
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党组成员、副主任吴世江介绍,“十四五”时期,北京将打造面向全球的世界级机场群,进一步完善机场集疏运体系,实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与中心城区“1小时通达、一站式服务”,与周边城市2小时通达。持续推进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,加快构建圈层式、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,进一步扩大轨道交通的辐射范围。
此外,完善综合交通枢纽空间布局,逐步实现高铁、城际铁路、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在重要枢纽节点的同站换乘,基本建成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。完善便捷畅通的高速公路网,到2025年,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00公里。
吴世江介绍,到2025年,市郊铁路运营里程力争达到600公里。继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,到2025年,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力争达到1000公里。完善城市道路结构,在推进快速路和主干路建设的同时,加强次干路和支路建设,形成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。
打造平原新城与中心城区“半小时轨道交通圈”
吴世江表示,北京将在首都功能核心区打造高效便捷的交通出行环境,推进微循环建设,制定差异化停车政策,推动绿色便利出行。
在城市副中心加快推进平谷线、6号线南延、M101线等轨道交通线路建设,沿河、沿绿、沿路建设连续贯通的慢行网络。在五个平原新城加强对外公共交通联系,打造各新城与中心城区“半小时轨道交通圈”。
到2025年,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.5%
“十四五”期间,北京的绿色出行比例将继续提高。吴世江介绍,北京将从优化出行结构、优化运输结构、优化车辆能源结构三个方面推动北京交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,到2025年,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.5%。
同时,提升大宗建材物资的绿色运输规模,到2025年,实现全市货物到发绿色运输比例不低于12%。在“十四五”时期,继续在公交、出租、道路客货运行业加大新能源车的应用,推动北京市机动车能源和排放结构双优化。
■能源消费
总量控制在8050万吨标准煤左右
对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,北京将以碳排放稳中有降和推动碳中和为抓手,强化水资源和碳排放总量、强度双控,深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减排降碳,助力绿色北京建设。
来现余表示,这方面主要包含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推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等重点任务。力争“十四五”时期,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下降到10立方米/万元以内,水资源节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;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8050万吨标准煤左右,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率先达峰后稳中有降。
同时,更好保障步行和自行车道路路权,综合交通枢纽优先考虑慢行交通接驳组织及空间分配,引导市民逐步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。
文章来源:《城市轨道交通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csgdjtyj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304/89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