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人民建议|加快城市圈轨道交通建设 武汉:将统

来源: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3-1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来源:人民网-湖北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“领导留言板”页面截图。 人民网武汉3月15日电 (周雯)“武汉城市圈的概念已经有十五年了,但是通勤不便仍然是个问题。”近日,有群众在人民

来源:人民网-湖北频道 原创稿

人民网“领导留言板”页面截图。

人民网武汉3月15日电 (周雯)“武汉城市圈的概念已经有十五年了,但是通勤不便仍然是个问题。”近日,有群众在人民网“领导留言板”上留言建议,加快谋划武汉都市圈跨市轨道交通体系建设。对此,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回复称,将在研究过程中统筹考虑。

“过去武汉尝试建设城际铁路,现在逐渐纳入干线铁路使用。近两年,市域铁路建设也被提上日程。”该网友在人民网“领导留言板”上给武汉市市长板块留言表示,武汉的跨市轨道交通建设显得相当不足。“在武汉已经实现区区通地铁的情况下,应当加快谋划武汉都市圈跨市轨道交通。”

对此,该网友提出了4条具体建议。他建议,统筹谋划武汉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,形成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,避免未来不同线路建设过程中的冲突;加快推进市域(郊)铁路建设,尽早推进条件成熟的市域铁路落地。

针对尚不具备建设市域铁路的地区,他表示,例如荆州市区,可建设城际铁路,但是应采用公交化运营模式,由武汉地铁公司运营,可以与市域铁路形成差异化线路,实现县市覆盖。

最后,该网友建议,对市域铁路、地铁公司运营的城际铁路统一编号为S线,与市区地铁联通。

对此,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回复表示,根据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(郊)铁路加快发展意见的通知》,市发改委正在配合省相关部门按照规定开展武汉都市圈市域(郊)铁路规划研究工作,将在研究过程中统筹考虑新建市域(郊)铁路项目和既有城际铁路的公交化改造问题。国家对于市域(郊)铁路建设规划审批和相关技术指标有明确规定,市发改委将严格依据国家政策规定开展研究和申报工作,力争尽快获得受理和审批,最终以国家正式批复为准。“感谢您的宝贵留言!”

据了解,当前,武汉正加快构建“主城做优、四副做强、城乡一体、融合发展”城市空间格局, 引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,以武鄂同城化为先导,加快建设以武汉为中心、辐射城市圈的“七环三十射”高快速路网,推动城市轨道交通、干线铁路、城际铁路、市域铁路“四网融合”,打造“轨道上的城市圈”。


文章来源:《城市轨道交通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csgdjtyj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316/901.html



上一篇:港媒:中国快速迈向“城市轨道交通大国”
下一篇:山东高铁“省会环”建设加快:北环、东环、南

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投稿 |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编辑部|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版面费 |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论文发表 |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城市轨道交通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